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崛起之星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工业自动化领域,汇川技术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创新精神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已然成为国内伺服电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汇川技术始终致力于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优质的产品解决方案。
汇川技术主要为设备自动化、产线自动化以及工厂自动化提供一系列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其中,变频器作为调节电机转速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伺服系统则以其高精度的定位和响应能力,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运动控制保障;PLC/HMI(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高性能电机为各类设备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持;传感器如同工业生产的“眼睛”,能够实时感知各种物理量的变化,为自动化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机器视觉技术则赋予了设备“视觉”功能,使其能够识别、定位和检测物体,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物料分拣等环节。
不仅如此,汇川技术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电驱&电源系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对电驱和电源系统的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汇川技术凭借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研发出高效、稳定的电驱&电源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行驶和续航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公司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牵引与控制系统,助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确保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
汇川技术的产品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工业领域的各行各业。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如机械加工、化工、纺织等,还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都能找到汇川技术产品的身影。
根据睿工业数据统计,2021年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6.3%,这一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汇川技术首次超越外资品牌,获得市场份额第一名。在前四名厂商中,汇川以16.3%的市占率位居榜首,安川、松下和三菱分别以10.5%、9.6%和8.8%的市占率紧随其后。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汇川技术在国内伺服电机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国内企业在高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崛起和突破。
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着全面而深入的布局。公司的产品涵盖了SCARA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视觉系统、高精密丝杠、控制系统等整机及零部件解决方案,为不同行业的自动化生产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SCARA机器人是一种圆柱坐标型的特殊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它适用于平面定位、垂直方向装配等作业,例如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可用于电路板的插件、焊接等工序;在食品加工行业,可进行食品的分拣、包装等操作。SCARA机器人凭借其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运行速度,能够在平面内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和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关节机器人是一种六个关节都可以转动的机器人,其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适合用于诸多工业领域的自动装配、喷漆、搬运、焊接等作业。在汽车制造行业,六关节机器人可以完成车身的焊接、零部件的装配等工作;在家具制造行业,可进行木材的加工、家具的组装等工序。六关节机器人的多自由度设计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灵活操作,满足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工件的加工需求。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汇川技术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众多强大对手的竞争。在SCARA机器人领域,其主要竞争对手为EPSON、YAMAHA等国际知名品牌,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推广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六关节机器人领域,安川、ABB等外资巨头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汇川技术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在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除减速机外,电控系统、伺服系统、丝杠、本体均已实现自制。这种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不仅使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还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特殊要求。
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还体现在对下游行业工艺的深刻理解上。公司深知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和需求特点,能够为客户提供“核心部件+整机+工艺”的解决方案。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能够帮助客户解决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凭借上述竞争优势,汇川技术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手机制造、锂电、硅晶等行业已实现大批量销售,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2021年公司SCARA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4%,排在第三名,且为内资品牌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在当前机器替人的大趋势下,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汇川技术的工业机器人业务凭借其技术实力、产品优势和市场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市场机遇。目前,公司该项业务已实现盈利,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其工业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